56岁施一公院士上马跑进4小时:跑步的快乐和好处举不胜举
简单的背心,胸口印有“西湖大学”,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参加跑赛时的常见装扮。
11月26日的上海马拉松赛上,施一公再次以这样的装扮冲过终点线,并且56岁的他成功跑进了4小时,以3:42:53的成绩完赛。
在人们眼中,施一公的身上有很多标签,科学家、教育家、创业者......但在生活中,跑者也是他的身份之一。
“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这是他对学生的嘱咐,而对于体育锻炼,他也是身体力行。
施一公一直鼓励学生进行跑步锻炼。
“跑步的快乐和好处举不胜举”
在施一公看来,跑步不仅能够锻炼身体,保证有充沛的体能投入工作,同时也是对于意志力的锻炼。
施一公不止在一次采访中强调,跑步与工作相辅相成,“跑步过程中,我悟出一些道理,身体好,自然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时,施一公就经常鼓励学生锻炼身体:“有的人以为,花了很多时间锻炼,学习效率会降低。实际上,如果跑步方法得当,能调整你的能量级别,心脏机能和肺活量增强,供血充足、思维敏捷。”
“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是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
2020年4月,在面向浙江省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视频中,施一公也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再给同学们叮嘱几句,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
“两天之前,我在杭州西湖边跑完了半程马拉松,用时1小时38分。我相信同学们可以比我跑得更快!爱体育,爱科学,爱锻炼,爱学习;教室一去如故,操场常来常新,学习锻炼两不误,健康学习工作50年。”
而提到马拉松对于自己工作的帮助和启发,施一公坦言:“全马就像是科研生涯,不过全马有终点,而科研没有终点,全马不管多累,到了终点还可以享受一下,而科研则是永远可以往前走。”
“跑步带给我的快乐和好处举不胜举。”这是他在自传《自我突围》后记中的一句感言。而未来,人们也将看到他继续奔跑下去。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西湖,马拉松,大学,清华大学,长跑,中国科学院,这是,竞走,大学校长,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