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路没了!一大批小县城,正在走向崩溃
作者 | 布语
在我们有生之年,可能会见证一大批小县城彻底消失。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不少省份正在加速砸掉小县城的“铁饭碗”。比如山西,率先向人口小县动刀,开启机构改革试点:
娄烦县,事业编制数量从3000多个减少到341个,缩减率88.6%;
河曲县,事业编制数量从1964个减到659个,缩减率66.4%;
浮山县,事业编制数量从1944个减至970个,缩减率50.1%。
为何要缩编?很多县城已经供养不起那么多公职人员了。县城的表面繁荣,像是被刺破的泡沫。
你知道吗?近十年来,中国七成以上的县城,人口都在流失。其中,绝大多数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
人口流失、财政崩盘,房价暴跌,公共服务停摆……小县城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安逸生活,无法永远持续。
一大批小县城,正在走向崩溃。
独山县的天下第一水司楼
如今就算不能继续借债了,很多县城的营商环境也很堪忧。2024年了,不少县城还在靠企业罚款,给公务员发工资。
有些地方,快把“罚款创收”写在脸上了。前文提到的给体制内发了8亿养老金的成武县,最近就有一条新闻火上热搜:当地市监局的一名执法人员曾公开说,“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
这话一听,哪家企业还敢来投资?县城的自救,仍然需要强有力的举措,提升营商环境。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发展太快了。今天的很多”新上海人”、“新北京人”,都来自小县城。县城,是很多人记忆的起点,也是他们精神的归宿。
人口的高速迁徙造就了一代人的精神困境,“回不去的小县城”引起了很多离乡者的共鸣,也还有不少打工人把小县城当成人生的退路。
保护亿万中国人的“根”,乡愁才不至于无处安放。
也许,无数小县城的崩溃、消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来说,守护和发展家乡,也是人生价值所系。
个中甘苦滋味,唯有冷暖自知。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县城,人口,鹤岗,城市,小县城,财政,成武县,中国,独山县,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