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停手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加剧了对西方先进芯片和军用光学硬件生产不足的担忧。
去年7月,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报道称,这种限制导致这两种矿产资源过去一年在欧洲的价格上涨了近两倍。“这些限制措施和后续的出口管制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数十种关键资源的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镓生产国,也是全球领先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生产的镓和锗分别占全球供应量的98%和60%。
“与中国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依赖他们(的供应)。”一位在大量采购半导体材料企业工作的人员说,自中国去年实施出口管制以来,镓的出口整体下降了近50%,“如果中国继续像今年上半年那样减少镓的出口,我们的储备就会消耗殆尽,出现短缺。”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管制措施表明,中国对美欧限制向其出口芯片和其他技术进行了反制,并以牺牲西方经济利益为目标。
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贸易商Tradium的小金属高级经理吉耶斯(Jan Giese)称,他所在的公司通过向中国申请以购得的镓和锗仅占过去购买量的一小部分,“这些出口管制给本就难以驾驭的市场又增加了一层复杂性”。
镓晶体 视觉中国
除了镓和锗外,中国本月15日还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对锑、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作为一种战略金属,锑不仅用于生产电池和光伏设备,还广泛应用于弹药、红外制导导弹、核武器、夜视镜等军事装备领域。中国在锑矿开采和供应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美国近年来一直是锑矿大买家,其军事工业对锑存在严重依赖。美国投资机构霍尔加藤公司(Hallgarten amp; Company)在英矿业策略师认为,这将给美国和欧洲军队带来真正的压力。
针对锑等物项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此类出口管制系国际通行做法。中国借鉴国际做法,并根据自身需要,对有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旨在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政策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发言人说,中国政府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周边地区稳定,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合规贸易发展。同时,反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利用来自中国的管制物项,从事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活动。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中国,管制,美国,氮化,半导体材料,利益,领域,金属,国家安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