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下一次爆燃事故有多远?
新闻资讯
“搞市政建设永远关心大家看得见的东西,别的东西没人关心的,也是因为(燃气)爆炸,死人了,大家才会去关注。”上述专家表示,除了管线之外,用户端的忽视也是燃气安全“破防”的重要因素。
“过去,无论哪一次去(安全检查),随队的都有燃气专家。”媒体人杨冰冰曾屡次跟随国家级的安全检查部门去各地检查安全情况,检查重点场所包括学校、医院和街面商铺,“出最多问题的一半都是街面商铺,它们和燃气密切相关。一条街随机检查五家店铺,有三家是有问题的。”
去年她随队在宁夏检查,一家餐馆门口放置了一个等人高的液化气罐。“液化气罐就算用完也有余量,太阳直射下,罐内温度持续上升,爆炸就很容易发生。”杨冰冰回忆,检查组一般每个城市只停留两三天,一个省会选择2-3个城市。
让她觉得可怕的是,面对检查组,许多人都表现出“一问三不知”的状态。“和他们说不符合标准,他们会回答‘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啊’。我觉得,不出事儿才不正常,因为检查到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一般被查到问题,场所当天就会被改正,最迟第二天也要改完。”
吴凯在燕郊事故发生后看到媒体报道,一家位于事发地附近的餐饮店主反映,事故当天清晨7点20分左右,经过事发地十字路口时,闻到很大异味,“好像谁家车漏油了”。吴凯表示,“在公共场所发现不对劲,应该立即给有关部门打电话或者报警,如果报告或许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是和每个人的松懈有关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凯、林杨、杨冰冰为化名
作者 燕青 | 编辑 周褶褶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燃气,管线,管道,事故,地下,城市,都是,管网,燃气公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