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傅莹:基辛格就美国如何与中国共处留下忠告

新闻资讯 基辛格,博士,傅莹,美国,中美,论坛,大国,外交,忠告,纽约 12-11

“基辛格穷其一生去思考和探索国家间的纷争问题并且不断试图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位外交家的伟大品质。”

编者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后,中国各界人士有不少追忆和回顾的谈话和文章。以下将傅莹回忆和评价基辛格的谈话和观点汇总成文,以飨读者。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9日晚上,北大的王缉思老师告诉我,有美国媒体约他写文章谈基辛格博士,说老人家情况不太好了。我心中一沉,这样一颗外交和国际政治的耀眼明星,真的要陨落了吗?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博士以百岁高龄离世的消息传来。作为一位百年全球风云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的离开令人惋惜。尤其当人类面对百年变局,物理和精神世界都在经历巨大冲击之际,多么需要智者的真知灼见。

我与基辛格博士接触不算多,每次都对他谦和的风格印象深刻。最早见到基辛格博士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他经常出现在北京的大小论坛上。有一次我为钓鱼台的一场论坛做同声传译,间隙遇到他,我拿出自己的小照相机,问能否与他合影,他笑着应允,与我们几位年轻翻译一个个拍照。然后说:你们这“同传小箱”里的工作很重要。多年后我在工作中再次遇到他并且有些交往,他一直如此,没有什么架子,对任何人的要求都来者不拒,展现出一种把自己放得很低的风格。

2018年11月,基辛格(中)在北京访问。图/视觉中国

2018年11月,基辛格(中)在北京访问。图/视觉中国

当然,如果认为基辛格博士不断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提出建议完全是出于对中国的好感和支持,那就天真了,任何优秀的外交家,首先是爱国者。基辛格的基本立场是维护美国利益的,包括维系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他作为地缘政治和战略均势大师,免不了要从大国竞争的角度看待中美关系。2019年11月,他在美中关系委员会的讲话中谈到,“毫无疑问,中国发展的许多方面都对美国构成挑战”。基辛格的主要着眼点是如何避免美中竞争转向大国对抗甚至引发战争,并且基于对国际关系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认识和自身经历,他能够洞悉大国之间利益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年的11 月,基辛格在与北京大学的学生座谈时说:“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美中是否处在一种互为敌手的关系里(adversary relationship)”。他说:“如果互为敌手,两国会在世界范围内彼此争斗,其他国家也需要据此作决定,整个世界会被分裂。” 他还以自己的丰富经验总结道:“很多国际事件都是由对彼此的误解造成的。”此后几年,他不断呼吁改进中美关系,也不断为两国陷入对抗的风险提出警示。

2023年10月24日,基辛格博士出席了美中关系委员会在纽约举办的年度晚宴,视频上可以看到他手上缠着绷带,那应该是他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他说:“我确信中美关系取决于相互的理解,这两个国家拥有独特的能力为世界带来和平与进步,同时也拥有独特的能力毁灭世界。”他还表示,自己50年前的坚定信念至今没有改变,并相信两国能够找到走出这些困难的路径。

在此之前的2023年7月,基辛格博士在百岁生日两个月之后再次来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他时强调,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基辛格表示,当前形势下,应该遵守“上海公报”确定的原则,要理解一个中国原则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这是基辛格博士最后一次访华。他自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开启中美建交之门以来,已经对中国访问100多次。是什么促使他一次又一次来到中国?我想是因为他了解中国,也愿意不断更新对中国的认知。中美建交以来他很少有一年不访问中国,有时一年来几次,在这里交了许多朋友,有高层领导也有普通人。他会在与高层领导人会面之后,以同样的谦虚和真诚同一些大学生交谈,谈论同样宏大的想法,有些想法可能只有在多年后,当这些学生更加成熟时才能理解和欣赏。他喜欢把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从长远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从哲学的角度看问题”。

基辛格博士一生著作等身,其中让他倾注多年心血围绕一个国家写的专著是《论中国》(On China)。书中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中国思想文化乃至哲学理念、探究中国处理重大外交事件的政策和背后的理念和逻辑,为世界认识和理解中国提供了一扇窗口。他可能是美国少数对中国的进步并没有感到十分惊讶和恐惧的人之一,因为他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向前发展的步伐,并一路跟随和观察中国,这也是他被中国人民视为老朋友的原因之一。

就在基辛格博士最后一次访华后不久,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两国最高领导人通过这次会晤深入探讨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进一步明确了中美共同肩负的大国责任,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基辛格博士看到中美关系在历经颠簸后终于企稳,应该感到宽慰。但是,中美之间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构建起新的建设性关系尚需时日,基辛格博士留下的大量书籍、文章和忠告值得世人阅读和思考。按照习近平主席在就基辛格博士去世致拜登总统唁电里所言,“将中美人民友好事业传承下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将是对基辛格博士的最好纪念。

作者:傅莹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基辛格,中国,博士,美国,中美关系,中美,自己的,两国,世界,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