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3元饮料,没了

新闻资讯 康师傅,饮料,产品,原材料,价格,经销商,方便面,品牌,渠道,新品 11-17

当听闻康师傅冰红茶可能要涨到3.5元时,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它还卖2.5元一瓶的遥远岁月。

当年的它,足够甜爽,也足够平价,陪伴着彼时还在读书或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度过了青春,也是他们那段囊中羞涩的日子里,能肆意购买到的甜。

读到这里能勾起回忆的人大抵已经不再年轻了。

而更“扎心”的是:和当年一比,自己的身价和薪水的翻涨速度,还不如这瓶小小的冰红茶。

这些感触,都是看了这张涨价告知函而引发的。

康师傅1L大瓶饮品系列.图源:有意思报告

康师傅1L大瓶饮品系列.图源:有意思报告

而反观如康师傅等饮料品牌们未来可能的涨价,背后也有着品牌的“不易”。

中国饮料市场四十年风云变幻,可业内最朴素的逻辑依旧是:渠道为王。

简单说,品牌要把饮料利润大头留给经销商,对方才有充分的理由和较强的动力去卖你的产品。

根据华创证券在《中国软饮料行业深度报告》中的总结,相比乳品、酒类等,饮料给予渠道和终端的利润更高,通常能占售价的近一半。

深耕川渝市场二十余年的某饮料头部品牌资深销售主管王茹证实了这一判断,据她的经验,厂家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通常都在三到五成。“所以别看饮料厂卖得欢,其实都是给渠道打工。”她表示。

渠道经销商的地位不言而喻。典型如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在2022年底经销商大会上直接反思说,对元气森林而言,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维是毒药,“长期来说,依托经销商发展我们的销售网络才是正道。”

在这种链条的最后一环,能让消费者感知到的是:饮料的涨价在不同渠道的涨价幅度和反应速度不一。

具体来说,商超等渠道销售的饮料仍以5元以下的大众品牌产品为主,即使是新品也多控制在5元左右。而便利店渠道是饮料涨价的“重灾区”,高价饮料所占的冰柜位置则明显更多。

永辉超市北京某门店今年6月销售的农夫山泉新品“大柠檬”单价5元,某本地便利店则标到了6.2元(但给出了新品优惠措施)。

但便利店始终是少数中的少数。毕马威与中国经营连锁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便利店门店规模仅为30万家。

而全国饮料渠道终端足足有大几百万个,超过七成仍是传统的个体夫妻店模式,再算上薄利多销的大型商超,这些渠道上,饮料产品的整体价格带仍以3-5元为主。

所以说到底,3元或5元以下的饮料种类不一定真的在减少,但高价饮料的种类在变多。

康师傅饮料涨价后,人们熟知且能被看到的“低价饮料”势必又将会少一大片。届时,将有一大群人和青春的割舍,就从冰红茶真正告别3元的那一天开始。

作者:郭艺 梁婷婷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康师傅,饮料,产品,品牌,价格,渠道,亿元,的是,都是,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