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大脑里的开关:抑郁症的天堂或地狱
(2014年,被抑郁症和甲亢同时折磨的吴晓天自杀未遂,来上海看病 吴晓天供图)
像吴晓天一样经历了“痛苦而迷茫的青春”的人不在少数。《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中国的抑郁症患者中,有30%未满18岁,有50%为在校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
同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国内80%的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同时抑郁症患者门诊量却每年增长20%。目前中国每百万人口仅有2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而美国是1000人,相差50倍。
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有“感觉自己好像好起来了”的那一刹那,在那个“接近正常人”的珍贵时刻,许多人都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且往往都是很小很质朴的愿望:有的人想吃顿火锅,有的人想抽烟喝酒,张荣很想打他一直玩不动的《王者荣耀》游戏,而吴晓天很想找到初中的朋友,告诉他们自己可以回来跟他们一起玩了。
但他被夺走的青春不再回来。吴晓天发现老同学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不记得他。他们都已经“从青春期顺利毕业”,进入中年,成为丈夫和父亲,既没精力想念他,也无暇了解抑郁症对他的伤害。
当吴晓天奋力划船,逆水行舟,重新回到普通人的世界,朋友们却早已四散流离。
在无法与普通人沟通的16年里,吴晓天身边换了一批人,大多是像他一样抑郁缠身的人。其中一个女孩在2015年自杀身亡,吴晓天在后来的很多年里,常常会在她的最后一条朋友圈下留言。
“明天要去做检查了。”
“最近状态好差。”
“你解脱了,愿你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我也在死亡的边缘……”
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 40%患有抑郁症。多次自杀未遂的吴晓天也险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最近他常常想,如果当年能早点做这个手术,是不是那个女孩就不会死?但十几年的抑郁长跑,确实足以消磨掉一个人的求生欲。吴晓天觉得他作为极少数的幸运个例,有必要为其他痛苦的人做点事情。
“吴晓天对我说,他要为抗治抑郁症事业奋斗终身。”孙伯民笑着说。“所以他不会拒绝媒体曝光,他要让更多人知道有这种治疗方式。”
“我真的是这样想的。”吴晓天认真地对36氪说。“治疗抑郁症是一场长跑。我想站在尽头,扮演一盏灯。也许你试遍各种药物没有起色,也许你足够幸运,半途就被治愈。但对于那些不想再坚持跑下去的人来说,我想为他们提供一点亮光,告诉他们,前面还有希望。”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抑郁症,患者,瑞金,医生,手术,起搏器,自己的,的人,参数,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