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6%!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金秋时节,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位于羊城东部的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这里看上去就像一所普通的实验室,但墙上的一条信息引人注目——
国际知名分析仪器智库SDI公司研究报告显示,禾信是国内唯一得到国际关注的国产质谱公司,在国际便携质谱市场份额占比为6%。
“这意味着在国际质谱仪研发领域,有了中国企业的一席之地。”禾信总裁助理粘慧青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攻关,禾信开拓出了一条集质谱仪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式产业链。
周振(右)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人的质谱仪”。
“拦路虎”不断出现,团队逐一化解。历经多个版本迭代、上万次数据测试,团队成功实现整机关键核心部件全部自主可控。今年5月,首台自主研发的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 7000面世。
“该仪器是研究生物系统与生命万象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组的重要利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研究员贾辰熙表示。
从最初研发两三款产品,到如今每年在研产品多达10余款,涉及环境监测、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领域,禾信的高端科技仪器设备国产化之路越走越宽。
一路走来,黄正旭感触最深的是,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他们才闯过许多难关。他特别提到,2009年3月,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雪中送炭,为禾信提供了一笔500万元的风险投资资金,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从0提高到6%,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局面。但要推动国产质谱仪器行业良性发展,需要几代人努力。”周振十分清醒。
广州开发区内有一块巨石,镌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8个大字。周振说,这8个字时时激励着自己,“我们必将锲而不舍,助力国家实现高端科学仪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质谱仪,团队,广州,在线,仪器,多个,技术,质谱,实验室,科学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