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争议?去看看日本的学校午餐吧
这两天看到好几个群在讨论什么学校食堂采用预制菜。好像焦点都是安全性,反对方觉得预制菜质量不好,支持方则认为预制菜安全是有保证的,甚至比食堂从头开始做要更安全。
这种讨论在我看来挺逗,背后的逻辑怎么看都像是吃不死人就是学校食堂的建设标准。参照这逻辑,没混进老鼠头的食堂就是好食堂,不猥亵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明明应该是最低标准却搞得像重大突破一样。说到预制菜与中小学食堂,我不得不说,如果能上油管去看一下几个日本中小学食堂的视频,那绝对可以开阔眼界与思路。
最近我一直建议看我文章的人有条件就去油管follow我。因为说不定哪天我这号就写不下去或者不让我写了。不过去油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真的开阔你的眼界,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很大,而不是很小。
油管比我值得跟的内容多太多了,比如各种科普介绍Vox做的绝对比我这种半吊子强多了。所以你能去油管,那是第一好的,如果到了油管还记得跟一下Y博的科普园,那么算是对我行行好,不过那不重要。
在油管查日本学校午餐(shool lunch in japan)能找到多个播放量百万以上的视频。比如这个Kyushoku: The Making of a Japanese School Lunch,2018年上传,播放上千万(Kyushoku,“给食”就是在校午餐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讨论中小学食堂该不该用预制菜,甚至更广义的食堂该是什么样子,这些日本在校午餐的视频很值得去看。不是说要去抄人家的菜单——那里面是日本餐饮习惯,中国人未必喜欢,至于学校周围有个当地农场甚至自己有个菜园子,更不符合大部分中国学校的客观条件。
但是值得参考那些午餐的设计理念。食品的安全性当然要保证,可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的根本就不值得讨论。做到了也只是有资格进入讨论范围。
在安全之外,要符合营养标准,而在学校,还要考虑到教育意义。学校食堂提供什么样的午餐,需要考虑能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更高层次还要考虑饮食文化,比如中餐的饮食文化,甚至是地方的饮食特色。
国内拍了那么多部类似《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如今讨论起预制菜,一群专家纷纷表示现做的成本太高,预制菜安全、负担的起。闹了半天,饮食文化原来是给纪录片预定的,这也挺黑色幽默。
单纯说安全,我给你推荐个最安全的预制菜吧,麦当劳,金拱门里卖的可都是中心厨房准备的预制菜。历史悠久,安全记录突出,有谁在麦当劳吃出食物中毒的?
学校食堂承包给麦当劳,搞不好成本还更低。但短期的成本低,不代表长期的代价就小。长期在学校食堂提供垃圾食品——很多还是预制菜的例子不是没有,美国就是啊,那美国的肥胖率、各种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也是世界领先水平,最后付出的医疗投入代价全球独一无二。
如果按食品安全标准看,美国的学校餐饮达标度未必比日本差。可如果你要是问美国学校餐饮是否合格,那必然是不合格的,因为它没有保障均衡的营养,更没有帮助学生建立长期的健康饮食习惯。就算安全,未必合格,这也是我们讨论预制菜时需要考虑的。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午餐,学校,日本,食堂,油管,学生,都是,美国,麦当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