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看病死亡率更低,百万患者调查到底揭示了什么?
差别并不是性别、诊疗技术有异。根源或在于诊疗规范、沟通方式、理解和共情等方面,男女医生相关差异会影响医疗质量。
撰文 | 燕小六
招聘时“偏好”男医生的医院注意了。不久前,《JAMA外科学》同日发表两篇文章,都提出“女医生主刀手术,对患者更有益”。
其中之一是美加联合研究,共纳入1,165,711名患者,约13%接受女性外科医生治疗。综合比较患者、麻醉师、医疗机构特征等多个变量后,研究发现,男医生主刀时,患者在90天和1年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13.9%的患者会在90天内经历至少1次不良事件,包括再入院、并发症等;1年内,经历至少1次不良事件者达25%。在女医生主刀的患者中,相关比例分别为12.5%和20.7%。
该研究还分析了死亡数据。在90天内,男、女医生经治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0.8%和0.5%。到1年时,相关比例为2.4%和1.6%。
另一项研究由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领衔完成。它纳入150,509名做过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约64.9%做的是择期手术。所有手术涉及2553名外科医生,男女比例为67.7%和33.3%。结果显示,在择期手术中,女医生的手术时间略长,但患者住院时间短、出血几率低。
反差还体现在急症手术中。男医生更可能从腔镜微创转向开放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久一些。但无论医生性别如何,患者的30天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图源:锐景
这么好的女医生们,医学领域为啥歧视?
女医生明明那么好,现实中,她们在临床一线队伍中的占比不过半。
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数据显示,2019年,该国女性在读医学生绝对数量首次超过男性。同期《经合组织卫生健康统计》表明,美国临床女医生的绝对数量占医生总数36.1%,外科领域少一些,女性占比仅为19.2%。英国略好一些,女医生占绝对总数48.63%。
中国情况类似。2019年发布的《中国女性外科医师执业现状调查报告》称,上海女性外科医师占总量的6.04%,专业集中在甲状腺、乳腺外科、胃肠外科和肝胆胰外科。
“医疗机构招聘存在‘偏好’男性等情况,以前就有,目前没有看到变化。”惠宏医疗管理集团高级咨询顾问、人力资源总监夏俊勇告诉“医学界”。
他表示,医院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通常没有性别考量。有时是临床科室提出具体细节,比如男性能更好地承受值班、高强度工作。其次,男性较少有生育假等需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女性不输男性的。我去医院主持培训,会邀请各临床科室骨干参加。我们发现,其中女性占比不低。现代医学的趋势是生物医学向社会医学发展,注重沟通、共情、人文关怀等,更体现女性优势。”
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的周晨燕坦言,做医生难,做女医生尤其难,身体素质确实是第一道难坎。月经来潮会影响女性的体力、精力;孕期肚子大,手术台都难够到。她曾听到女外科医生求医,想要切除子宫、摆脱月经,避免生理性征影响工作。
周晨燕认为,有研究关注职场性别,是因为歧视仍然存在。2020年《JAMA外科学》发文称,这种歧视可能导致女医生晋升难,能担任领导层的寥寥无几。AAMC截至2015年的数据,在全美354个学术性外科诊疗中心中,仅28个的行政主任席位由女性承担。
周晨燕提醒,前述职场性别研究会因为各种筛选、评价标准,而脱离真实世界情况。它们都是统计数字,对生命影响有限。“都说男司机车技好。那你打车遇到女司机,坐不坐?就医疗看,落实到每个患者身上,医生都应该尽职尽责地拯救生命。这是最重要的。”
编辑:广州鸿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女医生,患者,医生,女性,手术,外科,性别,男医生,死亡率,美国